内容页搜索

吴江县地势低平,自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南北高差2米左右。环太湖的震泽、横扇、平望、梅堰、七都、八都、南麻、坛丘、青云、铜罗、桃源、盛泽、庙港、菀坪等地,地势低洼,河道密集,湖荡星罗棋布,属荡田蚕桑区域,桑树多栽植在河堤两岸、圩梗、田墩边及家前屋后的旱地上。

乾隆十二年(1747)《吴江县志》记载:“桑以育蚕,明洪武二年诏课民种桑,吴江境内凡一万八千三十三株。宣德七年至四万四千七百四十六株。近代丝绵日贵,治蚕利厚,植桑者益多,乡村间殆无旷土。春夏之交,绿阴弥望,通计一邑,无虑数十万株云。”这是吴江县桑地规模最早的记载。

民国2年(1913),全县桑地20万亩,占江苏省桑地总数的19.55%;桑树600万株,产叶300万担,为江苏省桑地最多的县。民国96月,江苏省立育蚕试验所《关于吴江县栽桑调查报告》称:“吴江城区设公有林一处,栽桑约二千株有奇。黎里、同里两区,均有公有林一处,栽桑共约在四千株以内。严墓、八坼正在筹建农场,遵令筹办。”民国235月,全县有桑地9万余亩,以兼用桑园为多(表15)。

 

15   民国23年(19345月全国经济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桑地调查吴江情况表

项目

实况

桑树之品种

湖桑

接生桑或实生桑

接生桑

病虫害情状及防除方法

白蚕,施用巴豆乳剂

施用何种肥料

人粪尿、厩肥

每年施肥次数及每次每亩施肥数量

分春夏秋三次,每次每亩施肥二十担

每年耕锄情形及次数

每年耕锄三次,春夏较浅,冬耕较深

整枝方法

中刈式

发育状况

佳良

每亩枯桑之株数

四百株

桑地之亩数

全县九万余亩

每亩收叶数量

春期十二担  秋期四担

每年采叶回数

二回

专用桑园或兼用桑园

专用兼用均有,以兼用较多

每担叶价

春叶一元六角

备考

 

民国23年(19347月,《吴江县政》“蚕丝概况”载:“桑地面积,以五、七、十三区为最多,约计全县共有桑地九万八千亩,产叶七十八万四千担,自给不足,每年自吴县洞庭山及浙江乌镇、炉头、桐乡等处购入桑叶,自十五万担到二十万担。”民国24年春,县蚕桑改良区震泽第一中心指导所,选定震泽公园附近,与该镇第五区公所特约栽种实生苗5000株,作为特约桑园。民国278月,日军为防游击队袭击,将平望至南浔公路两侧的桑树砍伐殆尽。沦陷期间,丝茧价格惨落,农民育蚕无利可图,加上日军侵扰,无从安心经营蚕业,任令桑园荒芜。另外,粮食及柴薪价格腾贵,亦使桑园减少。日本人本位田祥男在《东亚蚕丝业》中记述:“事变以后,中国各地都面对着相当深刻的食粮恐慌,华中也逃不出这个通例,从而食粮作物与桑园的问题也处于同样关系中,华中的农民首先有将桑园改种食粮以求粮食自给者,有因粮食涨价种粮食比较有利而改种粮者;也有因为燃料腾贵,燃材不足而利用桑树作为燃料者。总之,最近的桑园减少倾向是很显著的。”

19503月《吴江县蚕桑情况调查》载,新中国成立前吴江县桑田“大部分布于该县的南岸四个区震泽、严墓、大庙和坛丘,约占全县桑田总数的90%”。1949底至1952年底,全县桑园保持在72490亩。19581960年,因农田灌溉渠道建设、平整土地、太浦河建设等原因,合理淘汰部分桑地,为此全县拓植新桑2348.66亩,补缺桑地4万亩。1960年开始因粮食紧张而产生挤桑种粮的情况后,县内桑地不合理间种杂粮面积占总面积的91.61%,结果造成桑地贫瘠,加上少施有机肥,桑树死亡加剧,造成部分桑地毁坏。1962年,吴江县苗圃供应湖桑166.5万株,各地又向外采购38.5万株用于桑地恢复,全县恢复桑地11000亩,其中栽苗更新补缺面积占93%,每亩桑地一般补足到300350株。

19741976年,结合平整土地和兴修水利,将2万多块零星分散桑地共5364.3亩,集中沿河栽植,成片成带。此后,凡建大片桑园,均先开纵、横沟,再开总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停地干,以增强桑树抗灾力。19751977年,盛泽公社共栽桑200万株。1977年,全县原地更新桑地7115亩,养蚕新区发展桑地750亩;有347个大队共栽新桑1500万株,完成老桑改造3700亩,并有6400亩建成旱涝保收千株密植桑园。1978年春,中共吴江县委领导亲自在全县蚕桑最少的金家坝公社发动栽桑460余亩,由此引起各公社党委的重视,至3月底,全县完成1万亩能灌能排、旱涝保收的桑园。

198217日不完全统计,全县在“老桑种新”行动中,有1080个生产队成片种植桑树2019.4亩,补缺776亩,栽种桑苗203.1万株。由于前几年加快更新亩条数在4000条以下的稀、老桑园的改造,至1982年全县15年树龄以下的桑园比例提高到70%,最佳树龄的盛产桑园比例为50%19841120日,吴江县蚕桑指导所制定《吴江县速成丰产桑园规范(草案)》。是年,吴江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放粮田种桑禁区,吴江县人民政府领导亲自深入新老蚕区进行调查研究,再次作出“择优选用稻田种桑,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决策,全县更新老桑5950亩,自留地和村级桑苗基地栽桑2736.3亩。1985年,吴江县采取农户自筹、生产队原公积金开支、乡村企业扶持、银行发放桑苗贷款等多种办法解决资金,引进桑苗,冬春共成片拓植新桑26091亩,为历史上拓植新桑最多的一年。是年全县桑地79771亩,95%以上的桑地分布在县西南部13个乡,而以震泽、七都、庙港3个乡最为密集。1986年冬春,全县有15个乡185个村11833户农户稻田改桑拓植新桑5725.39亩。198748日,吴江县人民政府转发县多种经营管理局《关于巩固桑园面积,加强桑园建设的报告》,要求各地珍惜桑地,不准毁桑开鱼池、种果树、种其他作物、建窑制砖,不准抛荒桑地,同时要拓植新桑树,改造老桑树,稳定桑树面积。是月,通过验收,全县改造老桑共4269亩,其中成片改造1840亩,套种更新2429亩,加上补缺在内共移栽桑苗675万株。1988年春,在庙港乡七一、庙港、富强3个村的32个队,建立“千亩丰产桑园”,总面积1298亩。1989年,吴江全县共改造老桑4328亩,加密补缺3817亩,杂边种桑1106亩,合计种桑620余万株;完善5万亩稻田改桑地的沟系配套建设。

19901129日,县在梅堰镇召开现场会,推动改造低产老桑树和种植杂边桑树工作。是年,震泽镇、同里镇成为苏州市“万亩桑园乡镇”。是年起,在震泽镇金星、徐家浜、众安桥村进行千亩高额丰产方桑地试验,并列入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丰产方桑地亩均产茧160.6公斤。1991年,同里、屯村、金家坝、平望、盛泽、坛丘、南麻、八都、七都、铜罗等乡镇稻田改桑地共33415.16亩,涉及1638个生产队,38590户农户。是年,全县各乡镇充分利用杂边隙地,清除杂树,共种杂边桑400余万株,改造老桑5276亩。另外,全县还开展丰产示范方桑园竞赛活动。1992年,全市丰产方总面积830.9亩,亩均产茧170.2公斤。1993年,全市老桑改造6100亩,成片新桑8400亩,杂边地种桑210亩,共种桑1750万株。是年,加强桑地水系建设,共建小机泵77只,基本解决4000余亩桑园的排灌问题;共有1294.77亩桑地参加全市丰产方竞赛,平均亩产茧144公斤,比一般水平高出31.8公斤。1993127日,吴江市人民政府下发传真电报,在全市20个蚕桑镇开展冬季桑园“五个一”(剪一次梢、涂一次白、修一次桑、冬翻一次地、冬施一次肥)管理的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全市90%以上的桑园修一次桑、冬翻一次地、冬施一次肥,80%以上桑园修一次桑,50%以上桑树涂一次白。

19949月,市多种经营管理局组织调查,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市蚕桑生产的家底,发现了阻碍蚕桑生产发展的3个问题:有桑不养蚕的农户增多,桑地抛荒现象日趋严重,部分致富农户弃桑不管,桑树长势普遍下降;因修路、建房等因素,桑地面积逐步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少,不配套。经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个体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冲击蚕桑生产;种桑养蚕属密集型产业,花工量大,效益比较低,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不高;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怕脏、怕累,不愿养蚕的农户增多。是年,全市有6个市级蚕桑丰产示范方桑园,总面积606.1亩,平均亩产茧158.7公斤,比全市投产桑园平均水平高38.5公斤;镇、村两级蚕桑丰产示范方桑园20个,总面积1447.96亩,1128户,平均亩产茧141.34公斤,比全市投产桑园平均水平高21.1公斤。1995年,市、镇蚕桑丰产示范方桑园1389.16亩,参加蚕农1104户,桑园亩均产茧147.3公斤。1996年,全市约有1/3的桑园处于抛荒、半抛荒、低产出状态;由于效益比较低下、多种产业冲击等原因,出现两次挖桑高潮,不正常挖桑1282.34亩。是年,镇级蚕桑丰产示范方桑园有3074.9亩。1997年,全市23个镇除芦墟、北厍、黎里3镇外,其余20个镇均种植桑树。是年,6个市级蚕桑丰产示范方桑园亩均产茧138.7公斤,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8.4公斤;市、镇丰产示范方1213.7亩,961户,亩均产茧132.87公斤;各镇共建立村级丰产示范方基地372个,面积共9360亩,蚕桑三级示范网络基本形成。1998年,镇、村两级蚕桑丰产示范方桑园总面积1190.91亩,蚕农980户,平均亩产茧129.46公斤。1999年起,因价格和比较效益等因素,市内桑地面积减少。

2000年,市、镇蚕桑丰产示范方桑园面积共有1070.8亩,参加农户855户。2001年,全市引进桑苗355.19万株,拓植新桑和改造老桑低产桑园3600亩。2002年,全市共引进桑苗329万株,其中新品种桑137万株,新拓桑园1086亩。但由于养蚕经济效益不高,蚕农积极性陷入又一个低谷,致使部分蚕农盲目挖桑,全市桑地仍减少4855亩,主要集中在西南部重点蚕区。2006年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后,江苏华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异地发展桑蚕种养基地战略,在广西来宾市象州县投资,征地50亩种桑,建蚕种场,并扶持当地农民栽桑500亩。是年,苏州市农业委员会与震泽镇合办蚕桑示范园建立,地跨徐家浜、齐心、众安桥3村,是苏州市高效无公害蚕桑示范基地,总面积6000多亩,示范园内有桑地1000亩。2007年,由于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挫伤,全市抛荒桑园和晚秋失管桑园分别为4300亩和8516亩,两者之和占总面积的24%,比例之高历史少见。20084月,吴江市在平望镇庙头村建设百亩农业现代化蚕桑示范区。91日的《吴江日报》新农村专版刊登《养蚕大户钮月康:我还是看好这个传统行当》《从蚕业合作社增收“样本”看种桑养蚕情景》《听专家说种桑养蚕行情》3篇文章;同时通过电台农技热线节目进行宣传,引导全市蚕农在蚕桑低迷时期更要树立信心,加强桑园管理,以种促管,不要盲目毁桑,一旦行情好转就能马上增加经济收益。是年,苏州市万亩蚕桑示范园(震泽镇)投资80.5万元,建成可机械化操作桑园180亩,引进优质桑苗20万株;平望、震泽两个现代蚕桑示范基地,共改造200亩连片低产桑园,做到路、渠硬化,绿化配套。2009年,震泽镇齐心村蚕桑科技示范户沈雪英依托“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及苏州市万亩蚕桑示范园等项目实施,带领全村改造桑园100多亩,全部栽种新品种农桑14号,统一放样、统一栽植、统一管理。2012年,全市有桑地53475亩。

 

16              19492012年吴江区(市、县)桑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亩

年份

桑地面积

年份

桑地面积

年份

桑地面积

1949

72490

1971

57205

1993

121937

1950

72490

1972

57205

1994

118184

1951

72490

1973

57205

1995

112676

1952

72490

1974

57205

1996

110000

1953

76844

1975

66399

1997

104100

1954

77458

1976

57879

1998

104100

1955

77458

1977

57879

1999

 91175

1956

66093

1978

57879

2000

 79010

1957

66350

1979

57879

2001

 78177

1958

60611

1980

57880

2002

 73322

1959

55976

1981

57699

2003

 53022

1960

53264

1982

57748

2004

 53022

1961

52690

1983

57748

2005

 53505

1962

52690

1984

76485

2006

 53505

1963

52690

1985

79771

2007

 53505

1964

52690

1986

 80135

2008

 53475

1965

52690

1987

 97199

2009

 53475

1966

52690

1988

 87880

2010

 53475

1967

54498

1989

 92948

2011

 53475

1968

54385

1990

 92948

2012

 53475

1969

57205

1991

112670

 

 

1970

57205

1992

112670

 

 


>